随着可再生能源生长速率、规模的膨胀,津贴资金缺口呈逐渐扩大趋势。数据显示,去年年底,缺口抵达了600亿元,今年3月份则显示已飙升至750亿元。这导致行业舆论以为,绿证或将取代运行多年的津贴机制。这“跑偏”的说法,给尚需政策培植、“只差临门一脚”的清洁能源生长无异泼了一盆冷水。
在绿证自愿认购钻研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处长李鹏一最先便对上述报道做了纠偏:“许多人解读说,绿证是通过自愿认购来解决津贴问题,着实我们并没有这个想法。美国用了或许10年时间,自愿认购占到了新能源消耗市场的1/3,我们相信,不管在哪个国家,自愿认购市场都是一个渐进的市场,注重在很短时间内大幅度替换津贴是不可能的。我们营造自愿认购市场的初志,更多是凝聚社会共识,这对推动工业生长至关主要。”
“绿证有在其他国家推行较量乐成的先例,以是中国政府希望借鉴绿证的方法来解决清洁能源津贴问题,但短期内替换津贴很难实现。作废光伏津贴会有一个历程,预计光伏津贴会延续到2020年以后。”业内从业人士体现,“现在,大部分已投运光伏电站仍仅适用于津贴机制,并且国家津贴政策将具备可一连性。未来国家对新能源生长帮助,仍将是种种政策的‘组合拳’。”
“首先可以一定的是,国家生长清洁能源的刻意是不会摇动的,清洁能源替换化石能源也是毫无疑问的。绿证短期内不会取代国家津贴,也不应该取代,应对清洁能源本钱降低历程应该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再多些耐心。”业内从业人士体现,虽然2020年左右实现光伏平价上网,但同时也要思量未来确保电力稳固,光伏系统普遍要增添储能的投入本钱。呼吁给可再生能源生长多留一点时间和生长空间。“随着储能与新能源手艺的融合、多能互补手艺等研发手艺本钱短期内还将很高,依然需要国家的帮助。”
别的,关于“绿证”和“津贴”的关系,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副处长徐国新在钻研会上做了进一步解读,“绿证生意是将售出量作为核减津贴的唯一依据,换言之,不申请绿证、申请绿证不挂牌、挂牌没卖出去的,以上行为都不影响任何发电企业获得津贴。并且发电企业卖出1个绿证,我们也执偾通知电网企业来核减1000度电,不会影响到以前,也不会影响到以后所有新能源发电企业获得国家津贴的行为。”
针对撒播的“7月1日之后会有相当大比例的绿证卖出,从而可以把这块津贴完全笼罩掉”的说法,李鹏进一步体现,这不是自愿生意肩负的责任,“我们更多希望绿证是小而面广、对消耗侧的发动,希望各环节起劲加入进来。”据相识,此前有机构专门开展关于绿证购置意愿的公共调盘问卷,效果显示在雾霾等情形压力下,85%受访公众认可绿色电力,愿意为绿电买单。